人工智能语言模型 在智商测试中胜过人类******
新华社讯 据《参考消息》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在衡量智力的一系列推理测试中,自回归语言模型“生成型已训练变换模型3”(GPT-3)的成绩明显优于普通大学生。该程序利用深度学习生成类似人类语言的文本。
由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研发的GPT-3有很多用途,包括语言翻译和为聊天机器人生成文本等。GPT-3有1750亿个参数,是目前规模最大、功能最强的语言处理人工智能模型之一。
这项新研究在常识、美国高校入学资格考试(SAT)成绩和智商这3个方面比较了GPT-3和人类的表现。发表在阿奇夫论文预印本网站上的研究结果显示,在这3个类别中,人工智能语言模型的成绩都高于人类。
研究人员在研究报告中写道:“我们发现,GPT-3展示出了惊人的抽象图案归纳能力,在解答大多数题目时表现和人类不相上下,甚至更好。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像GPT-3这样的大型语言模型已经具备用零样本学习方法解决一系列类比问题的初步能力。”该报告有待同行评议。
研究小组还说,GPT-3“通过与生物智能截然不同的路径,被动形成了类似人类类比推理能力的机制,尽管它并未在这方面经过明确训练”。
这项研究发现,能够回答大多数问题甚至为人类起草论文的GPT-3,在从头开始回答问题和回答多选题时的表现超过了人类。
人工智能专家、作家艾伦·汤普森博士说,GPT-3的智商超过120。毫无疑问,这属于“天资聪慧”。
华罗庚的最后一天******
中新社北京1985年6月15日电(记者/戴亚平)中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东京逝世的噩耗传来后,本社记者向有关方面了解了这位教授在世的最后一天的情况。
6月12日,是华罗庚教授访问日本的第10天。为准备到东京大学向日本数学界同仁作学术报告,11日晚上没有休息好,深夜服下安眠药后才入睡。12日下午两时,华罗庚教授与日本知名数学家会晤,近三点钟回到旅馆,稍事休息后到东京大学作学术报告。
6月12日下午四时整,学术报告会开始举行。华罗庚教授走上讲台作报告。
华罗庚教授已是74岁高龄,在国内曾遇过两次心肌梗塞的危险。近几年,由于他腿疾日益严重,活动不便,只好坐轮椅。6月12日在东京大学作学术报告时,他离开轮椅,自始至终站在讲台上讲演。
华罗庚教授先用国语演讲,由译员译成日语。他感到经过翻译很费时,征得主人同意后,改用英语演讲。华罗庚教授脱下西装上衣,接着又解下领带,兴致勃勃地讲演。
演讲规定时间已超过,华罗庚问会议主席:“我可以延长几分钟吗?”主席点头同意。他圆满地结束了整个学术报告,历时65分钟。这时是东京时间17时16分。
华罗庚教授迎着热烈的掌声走下讲台,迈向轮椅。突然,他从轮椅上滑下来,身边的人没有扶住。华罗庚教授倒在地上。在场的医生立即抢救,替华罗庚做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东京急救站医生携带心脏起搏器和心脏监测仪迅速赶到东京大学。东京大学著名心脏病专家杉木教授也闻讯赶来指挥抢救工作。
18时15分,华罗庚教授被送进东京大学医院部急诊室。经过日本医生全力抢救无效,华罗庚教授的心脏停止跳动。
不久前,华罗庚教授曾说过:他剩下的时间最多只有五年,他要用所有的时间工作。华罗庚教授毕生驰骋在“数学王国”里,他最后在数学讲坛上走完生命之路。